中央氣象署 1週農業天氣預報
有效時間:自 1月23日00時起至 1月29日24時止
一、天氣概況
23日、24日寒流影響,各地天氣非常寒冷;23日華南雲雨區東移,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有雨,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中南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24日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中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25日寒流逐漸減弱,清晨各地仍非常寒冷,白天氣溫回升;26日、27日清晨各地仍偏冷,西半部日夜溫差大;基隆北海岸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大臺北山區亦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28日、29日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山區亦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23日、24日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沿海及蘭嶼、綠島有長浪發生的機率,23日北部沿海及馬祖亦有長浪發生的機率,請注意。
二、其他建議
◎未來 1 個月長期天氣展望(1/20~2/16)
◎天冷葉背好睡覺,荔枝椿象噴藥時機勿跑掉,請農友於荔枝盛花期前一起進行區域共同防治
疫情內容
荔枝椿象的越冬成蟲喜歡在荔枝花穗上吸食,躲在葉背或葉與葉間的夾層中,並於性成熟後開始交尾產卵。當荔枝花芽萌發時,極易引來荔枝椿象群聚於花穗吸食,族群密度高時會嚴重影響荔枝產量與品質。由於成蟲越冬後會大量消耗體內脂肪,對藥劑的敏感度較高,加上氣候冷涼,行動較為遲緩,故荔枝盛花期前為防治的關鍵時機。
目前高屏地區荔枝花芽悄悄冒,荔枝椿象也蠢蠢欲動,為降低椿象密度,此刻正是化學防治的最佳時期,請農友於盛花期前一起進行區域共同防治,以提升防治成效並避免蜜蜂受害。此外,成蟲受干擾時會分泌臭液,如觸及人體皮膚或眼睛,可造成灼傷般的潰爛,農友應多加留意。
防治建議
為達事半功倍之效,高雄農改場與動植物防檢疫署在現地會勘後,已訂定高屏地區荔枝椿象化學共同防治期程,荔枝為1月15日至2月23日、龍眼為2月19日至3月15日。
農友可於荔枝盛花前選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s://pesticide.aphia.gov.tw)公告之核准藥劑,施藥時加強葉背與枝條縫隙的噴施,以達最佳防治效果。
(發布機關: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防檢署及田邊好幫手)
◎強烈大陸冷氣團報到! 高雄農改場提醒農友加強作物防寒管理
根據中央氣象署預報,週日(1/21)起將有一波強烈大陸冷高壓南下,下週二恐達寒流等級,此次寒流等級將挑戰本年度溫度新低。農友務必注意天氣變化,除了幫作物做好防寒措施,並注意自身保暖。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農改場)提醒農友隨時注意作物低溫後的生長變化,即時因應以減少損失,並為後續可能發生的冬季低溫預作防範。
高雄農改場戴順發場長表示,高屏地區主要栽培熱帶作物,於12度以下低溫可能開始發生葉片黃化、落花、落果等損傷,冷氣團來臨前,提前作好防寒措施,多一分防範、少一分損失。目前蓮霧正值果實發育至採收期,寒流期間果園可引灌溫度較高的地下水保持根溫或在果園周圍設立防風網,幼果可提早套袋,成熟果實應適時採收。棗近成熟的果實,如遇低溫降雨易造成果皮損傷,應適時採收。番石榴果園平時應注意線蟲防治,以免低溫後加重影響。紅龍果正值產調季節,如開花期遇低溫,可人工授粉以促進果實發育;而未成熟枝條低溫後可能出現黃化、壞疽,提前灌溉並噴施高磷鉀肥,可減緩受害程度。芒果若為早花的田區,建議於開花期加強飼養授粉昆蟲,以增加授粉著果率。
蔬菜方面,正在生產的冬季蔬菜如苦瓜、絲瓜、胡瓜、小果番茄、及豆類蔬菜等容易因低溫引起落花、落果、裂果、葉片黃化及新梢畸形,建議冬季施肥時適度調高磷、鉀肥比例,有助於增加耐寒力。低溫來襲時除了以畦溝灌水及畦面覆蓋保持土壤溫度外,田區四周可利用雜草抑制蓆或90%遮光網阻擋冷風,網室頂部可多覆蓋一層紗網,以加強低溫阻隔的效果,但仍需提醒農友,當氣溫回暖後必須儘速將田區四周及網室上方所加蓋的圍網移除,以避免濕度過高反而引起病害。
水稻方面,水稻秧苗場於寒流期間可利用不織布或塑膠布覆蓋秧苗,以減少寒害損失;尚未插秧田區應待寒流過後再插秧,已插秧田區低溫期間可以深水灌溉進行保溫,寒流後可先行補植,再施用少量氮肥促進恢復生長。
花卉方面,建議加強設施保溫措施,如捲揚式設施可將塑膠布放下;有加溫機之蝴蝶蘭溫室,巡視油量是否足夠及確認啟動開關是否運作正常。其它切花達適收階段可提早採收。低溫來襲前應限制澆水以減少植株葉片含水量,或使用抗蒸散劑(如水蠟)來減少植株蒸散,以增加耐寒性;於氣溫回暖後,則應避免陽光直射造成植株更嚴重的傷害,可增加遮蔭減少光線,以減緩寒害病徵的發生。
戴場長進一步強調,寒流前的防禦措施密切影響農作物後續的產量及品質,高雄農改場已於網站建置農作物相關防寒及復育措施,可供農友參考運用,農友若有任何相關技術問題,可逕洽高雄農改場技術服務團成員,技術人員將竭誠為農友服務。
(發布機關: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及田邊好幫手)
◎蒙特內哥羅發生非洲豬瘟病例,旅客自該國攜帶或郵遞寄送豬肉產品將裁處20萬元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7日表示,蒙特內哥羅官方於1月14日公布該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ASF)案例,該國週邊國家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及克羅埃西亞共和國亦於去(112)年陸續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ASF案例,顯見國際間ASF疫情仍持續蔓延,入境旅客自ASF發生國家攜帶或以郵包自ASF發生國家輸入豬肉製品者,將處以20萬元罰鍰。
應變中心說,蒙特內哥羅1月14日於該國西方鄰近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尼科西奇(Niksic)發現2頭死亡野豬,確診為非洲豬瘟案例,該國立即進行豬場調查,目前未發現豬場感染案例。蒙國尚未經我國農業部公告為非洲豬瘟非疫區,其生產之活豬及豬肉產品本來就不得輸入臺灣,防檢署將於今日將該國列入過去三年發生非洲豬瘟國家名單,另經查該國與臺灣間無直航班機及直接通郵。應變中心表示,蒙國今日將被我國列為非洲豬瘟高風險國家,防檢署已請四個轄區分署、財政部關務署及海委會海巡署加強邊境檢疫及各項查緝工作。
應變中心也再次呼籲國人,千萬不要自ASF發生國家違規攜帶或以快遞及郵寄方式違規輸入豬肉製品,以防範海外惡性動物傳染病入侵我國,並保障國內禽畜安全及國人食品衛生安全。
(發布機關: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及田邊好幫手)
註